QQ:2412930086
热线: 13665187081 13961746897
电话: 0510- 83706170 83707090 83707490 83704942 83122239
网址: www.wxmc.com.cn
马成首页 > 新闻中心 > 企业新闻
云南之旅-王娟

   此次旅游是*次身心疲惫之旅,虽说疲惫但也学到不少东西!第*站到达的昆明,经过4个多小时的飞机颠簸后终于到达昆明,到酒店已是晚上8点多了。虽然在飞机上吃过些点心但还是很饿。迫不及待的将行李放好后,就去附近的饭店吃了点东西。*进饭店便被饭店的装饰所吸引。它不像现代都市里边的富丽堂皇,但是*些简单的灯饰和墙壁上的的色调搭配过后自然而然多了几分少数民族的特色。我们*行4人就在大厅的*个小包厢坐下,随便点了几个菜吃过后发现这边的物价算是比较低!原本还想吃完便去参观*下昆明的夜市,但苦于明天*早要出发去大理,*后还是放弃了游夜市的想法。


第二天天还没亮就起床漱洗完毕,用过酒店的早餐后,上了旅游公司的大巴车。*路上我不断地看时间,到了8点半才发现天有*点点蒙蒙亮。可能是高原盆地又有了大雾的关系天*直是暗的,到了10点多才真正的看到这里的太阳。经过5个多小时的山路后,终于来到了大理这个以白族自治的地区。大理海拔2090米,东邻楚雄州,南靠普洱市、临沧市,西与保山市、怒江州相连,北接丽江市。地跨东经98°52′~101°03′,北纬24°41′~26°42′之间,东巡洱海,西及点苍山脉。进入大理地区沿路的房子特别有特色青瓦坡顶的房屋,“三方*照壁”、“四合五天井”的白族民居 在道路两旁随处可见。  ——“三方*照壁”,是白族民居典型的布局方式,即由三方房屋和照壁围成院落,正中为主房,高于两边房屋,正房对面是*面墙壁。每当傍晚时分,阳光通过墙壁反射到院内,使整个院落显得十分亮堂,“照壁”由此得名。主房和两边房屋相交处,各有*漏角天井,组合成*大二小的三处院落,庭院中种植花木,又称“三合院”。院内各处都用木料装修,并雕刻有各种图案。讲究装饰是白族民居建筑的特色之*。白族民居十分注重门楼的装点,飞檐翘角,斗拱彩画,颇具特色。门窗、照壁则多用剑川木雕、大理石、彩绘以及水墨画等装饰,种类繁多,工艺精致,在西南民居建筑中堪称*流。此类民居在白族地区*普遍,给人以舒适华丽、古朴典雅的印象。——“四合五天井”,是白族民居的又*独具特色的建筑,由四方带厦房屋组成四处院落。其中,中间的院落*大,每两房相交处各有*漏角天井,故称“四合五天井”。此建筑布局合理,主要是根据大理气候特点,充分考虑到了房屋的采光问题。漏角天井的设计,更是建筑师别具匠心的点睛之笔。——重院民居,常以“三方*照壁”和“四合五天井”形式为单元,根据不同地势,采取纵向或横向深入方式,组成重院。其格局规整、对称、严谨、宽敞,是富裕之*通常采用的建筑形式,便于弟兄分居,满足长幼有序、等*分明的白族传统居住需求。

     
    欣赏着沿路的房屋特色不知不觉以来到了苍山脚下,这座多次出现在金庸笔下的苍山又名点苍山,它是云岭山脉南端的主峰,东临洱海,西望黑惠江,共有雄峙嵯峨的19峰,海拔*般都在3500米以上,*高的为4122米,山顶上终年积雪,被称为“炎天赤日雪不容”。据闻*奇妙的是,每两座山峰之间都有*条溪水,由上而下,顺东流淌*直注入洱海。这19峰18溪构成了苍山独特而多姿的景观。许多充满白族文化特色的景观都位于苍山之麓,比如著名的崇圣寺三塔、佛图塔、无为寺、桃溪中和寺、九龙女池、清碧寺三潭、感通寺等。在大理著名的“风花雪月”这四大名景中,“雪”之所指就是苍山上的雪景。因为时间的关系我们只能坐苍山感通索道上到半山看过传说中的珍珑棋局短暂的留影留念后便匆忙的下了山!
坐上了旅游大巴没过多久以来到大理古城。大理古城简称叶榆,又称紫城,其历史可追溯至唐天宝年间,南诏王阁逻凤筑的羊苴咩城(今城之西三塔附近),为其新都。现在的古城始建于明洪武十五年(公元1382年),方圆十二里,城墙高二丈五尺,厚二丈东西南北 各设*门,均有城楼,四角还有角楼。解放初,城墙均被拆毁。1982年,重修南城门,门头“大理”二字是集郭沫若书法而成。由南城门进城,*条直通北门的复兴路,成了繁华的街市,沿街店铺比肩而设,出售大理石、扎染等民族工艺品及珠宝玉石。街巷间*些老宅,也仍可寻昔日风貌,庭院里花木扶疏,鸟鸣声声,户外溪渠流水淙淙。“三**眼井,*户几盆花”的景象依然。古城内东西走向的护*路,被称为“洋人街”。这里**接**的中西餐馆、咖啡馆、茶馆及工艺品商店,招牌、广告多用洋文书写,吸着金发碧眼的“老外”,在这里流连踯躅,寻找东方古韵,渐成*道别致的风景1982年2月8日,*务院公布大理古城为人**批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大理城的城区道路仍保持着明、清以来的棋盘式方格网结构,素有九街十八巷之称。南北对峙的两座城楼被修复*新。城内由南到北,*条大街横贯其中,深街幽巷,由西到东纵横交错,全城清*色的清瓦屋面,鹅卵石堆砌的墙壁,显示着大理的古朴、别致。在古城品尝到了当地的特色美食烤乳扇和烧饵块!游玩的时间总是过得特别快,到丽江已经晚上9点多了。又要匆匆忙忙的休息准备明天的玉龙雪山之行。丽江市位于云南省西北部云贵高原与青藏高原的连接部位。北连迪庆藏族自治州,南接大理白族自治州,西邻怒江傈僳族自治州,东与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和攀枝花市接壤。总面积20600平方公里。辖古城区、玉龙纳西族自治县、永胜县、华坪县、宁蒗彝族自治县,共有69个乡(镇) 446个村民委员会,总人口110多万人。丽江自古就是*个多民族聚居的地方,共有12个世居少数民族,其中纳西族23.37万人,彝族20.14万人,傈僳族10.62万人。
 

    第三天 朦朦胧胧的睡梦中被酒店的叫醒服务叫醒后,*看时间已经是早上5点多了。连忙爬起来用了10分钟洗漱完毕,跑到大厅大*都已经来的差不多了。没过*会旅游大巴也开到了酒店门口。上了大巴不禁感慨中*的旅游就像赶场子*样,太累了!说归说但还是阻挡不了迫切看到雪山的心情。导游在车里不断地解说玉龙雪山的景色,玉龙雪山是北半球离赤道*近的山脉,它处于青藏高原东南边缘,横断山脉分布地带,在大地构造上属横断山脉皱褶带。位于丽江县城北面约15公里处。山势由北向南走向,南北长35公里,东西宽25公里,雪山面积960平方公里,高山雪域风景位于海拔4000米。主峰扇子陡海拔5596米,是世界上北半球纬度*低、海拔*高的山峰。
   玉龙雪山自古就是*座壮美的风景雪山,唐朝南诏异牟寻时代,南诏*主异牟寻封岳拜山,曾封赠玉龙雪山为北岳,至今白沙村北北岳庙尚存,仍然庭院幽深,佛面生辉,拜山朝圣者不绝于途。清代纳西族学者木正源曾形象地归纳出玉龙十二景,即:“三春烟茏”、“六月云带”、“晓前曙色”、“螟后夕阳”、“晴霞五色”、“夜月双辉”、“绿雪奇峰”、“银灯炫焰”、“玉湖倒影”、“龙甲生云”、“金沙壁流”、“白泉玉液”。从不同的角度生动描绘了雪山景色,体现了不同节令、不同时辰玉龙景致的变幻无常与千姿百态。
玉龙雪山还是纳西族及丽江各族人民心目中的*座神圣之山,纳西族的保护神“三朵”,就是玉龙雪山的化身。每年农历二月八日,丽江人民和旅居外地的纳西族同胞都要举行盛大活动,欢度“三朵节”,表达对玉龙雪山和三朵大神的敬仰。
  
苦于天色还没亮透过车窗向外望但是怎么也看不到10米外的距离。随着*个多小时的车程,来到了雪山脚下,在车里导游告诉我们雪山上*共有1大1小两条索道,而我们将要去乘坐的是能到达海拔4506米的大索道,交代完高原反应的状况和*些登山注意事项后下了车。虽然早有准备穿了厚厚的棉衣但还是非常冷,没办法只好到景区门口的供应站租了2件羽绒服和2瓶氧气。到了8点大索道开启后我们陆续的坐上了索道的缆车。在缓缓上升的缆车上渐渐映入眼帘的是雪山上常年不化的积雪和半山没有雪覆盖的突兀岩石以及山下各种参天高的松树。不久便到了4506米石碑处,看着山下的渺小世界,远处连绵的山峰,不禁叹奇大自然的奇妙之处!又是苦于时间的关系在匆忙的拍照留念后,依依不舍的下山。随后便去了丽江古城傍晚时分在古城欣赏了由多个少数名族*起表演的大型舞蹈表演《丽水金沙》。《丽水金沙》择取丽江各民族*具代表性的文化意象,以舞蹈诗画的形式加以表现,成为丽江古城吸引游客的又*亮点。丽水金沙以舞蹈诗画的形式,荟萃了丽江奇山异水孕育的独特的滇西北高原民族文化气象、亘古绝丽的古纳西王*的文化宝藏,择取丽江各民族*具代表性的文化意象,全方位地展现了丽江独特而博大的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
《东巴经》说,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叫做“孰”。“孰”与人类是同父异母的兄弟。当你沿着千年茶马古道走进丽江,走进神秘灵秀的古纳西王*,便深深地体会到“孰”的手足亲情。三江并流(怒江、澜沧江、金沙江)的情致,高原雪山的肃穆,带着大自然的轻柔之风,拂扫俗世竞逐的风尘,慰藉人类疲惫的心灵。身处丽江的夜晚,山地民族以特有的宁静与祥和,展现在我面前的是*片轻歌曼舞,*种天人合*。纳西族的棒棒会、彝族的火把节、摩梭人的走婚还有为了追求自由爱情的殉情。
 
《丽水金沙》共分四场:“序”、“水”、“山”、“情”。
 
丽水金沙

丽水金沙 - “序”

将人们置身在*幅古老久远的历史景色中,在这里你可以看到世界上仅存的象形文字——东巴文字;可以看到东巴教祭司东巴以他独特的方式向你讲述着历史;而威严慈爱的雪山女神则以她特有的方式呵护着阳光如风的滇西北高原,呵护着自强不息的高原民族。
 
丽水金沙 - 第*场“水”

在诗的意境中,悠然自得的傣*姑娘带着水的柔情,让你走进宁静和谐的桃花源。 
水是大地的琼浆,滋养万物;水是流动的月亮,折射人类心灵之光;水是如花的女人,穿过情思的烟雨,跳着柔柔的傣*舞,将生命带入永恒,生生不息,源远流长。
 
丽水金沙 - 第二场“山”

以民族风俗画的结构方式,将纳西族的“棒棒会”、花傈僳族的“赶猪调”、藏族的“织氆氇”、各民族的“找姑娘”及“火把节”等散金碎玉串成迷人的花环,多角度多侧面地展示了靓丽的民族风采。山是大地的脊梁,铮铮铁骨,掮着人类生存的希望;山是燃烧的太阳,孕育力量、激情与坚强。山的子民豪放、率直、真性情。当你把色彩与力量、曲调与情感、舞蹈与生命融合在*起,山的伟岸赋予人类无比壮丽与辉煌。
 
丽水金沙 - 第三场“情”

了解择取并表现了丽江*具代表性的婚恋文化:世界上唯*留存的母系氏族——泸沽湖畔 摩梭人夜访晨归的阿夏走婚习俗;纳西族感人至深的殉情故事及心神向往的玉龙第三*;委婉动听的心曲,缠绵悱恻的情感,技高情长的舞蹈,淋漓尽致地表现了丽江婚恋文化的无穷魅力。爱与死是人类永恒的主题。五千年文明仍剪不断母系氏族婚姻习俗的脐带。灵魂与肉体、理智与情感、现实与未来,生命里永远迸射着爱的激情。人类的理智呼唤文明,人类的欲火渴求野性,亘古绝丽的爱冲击文明的藩篱,生死不渝,书写人类历史*伟大、隽永的华美篇章 《丽水金沙》是*台旅游歌舞晚会,它充分运用现代艺术手段和表现方式,通过优美的舞蹈语汇、扣人心弦的音乐曲调、丰富多彩的民族服饰、立体恢弘的舞蹈场面、出神入化的灯光效果,大大强化、提升了民族歌舞的表现力,开创了民族歌舞新的表现形式,对观众具有强烈的艺术冲击力和震撼力。表演结束已经是7点多了逛了*会古城回到了酒店结束了这*天的辛苦游玩!

          第四天   早上七点多在酒店退完房后坐上大巴离开了丽江返回大理又是经过了5个多小时的车程来到了大理新华民族村,游赏过庄府的庄园后来到了村里的中央舞台。*边欣赏着白族的歌舞表演,*边品尝白族三道茶。三道茶也称三般茶,是云南白族招待贵宾时的*种饮茶方式,属茶文化范畴。驰名中外的白族三道茶,以其独特的“头苦、二甜、三回味”的茶道早在明代时就已成了白*待客交友的*种礼仪。
编辑摘要
三般茶 - 分类
第*道茶叫“苦茶”,是由主人在白族人堂屋里*年四季不灭的火塘上用小陶罐烧烤大理特产沱茶到黄而不焦,香气弥漫时再冲入滚烫开水制成。此道茶以浓酽为佳,香味宜人。因白族人讲究“酒满敬人,茶满欺人”,所以这道茶只有小半杯,不以冲喝为目的,以小口品饮,在舌尖上回味茶的苦凉清香为趣。寓清苦之意,代表的是人生的苦境。人生之旅,举步维艰,创业之始,苦字当头。正如孟子所言:“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面对苦境,我们惟有学会忍耐并让岁月浸透在苦涩之中,才能慢慢品出茶的清香,体味出生活的原汁原味,从而对人生有*个深刻的认识。
第二道茶叫“甜茶”,是用大理特产乳扇、核桃仁和红糖为佐料,冲入清淡的用大理名茶“感通茶”煎制的茶水制作而成。此道茶甜而不腻,所用茶杯大若小碗,客人可以痛快地喝个够。寓苦去甜来之意,代表的是人生的甘境。经过困苦的煎熬,经过岁月的浸泡,奋斗时埋下的种子终于发芽、成长,*后硕果累累。这是对勤劳的肯定,这是付出的回报。当我们在鸟语花香里,明月清辉下品尝甜美的果实之时,我们又怎能不感到生活的快意?
第三道茶叫“回味茶”是用蜂蜜加少许花椒、姜、桂皮为作料,冲“苍山雪绿茶”煎制而成。此道茶甜蜜中带有麻辣味,喝后回味无穷。因桂皮性辣,辣在白族中与“亲”谐音,而姜在白语中读“菒”,有富贵之意,所以此道茶表达了宾主之间亲密无比和主人对客人的祝福(如恭喜发财,大富大贵)。因集中了甜、苦、辣等味,又称回味茶,代表的是人生的淡境。*个人的*生,要经历的事太多太多,有高低,有曲折,有平坦,有甘苦,也有诸如名利、权势、富贵荣华等等的诱惑。要做到“顺境不足喜,逆境不足忧”,需要淡泊的心胸和恢宏的气度。如果*味沉湎于成功或失败之中,把身外之物看得太重,太过执着,就会作茧自缚,陷入生活的泥潭不能自拔,丧失了许多人生乐趣。所以,这道茶清清楚楚地告诉我们:对于*些无关紧要的事,我们不妨看得轻些淡些,不要让生命承受那些完全可以抛弃的重负,只有这样,才能达到“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的人生境界。品茶完毕后告别了这个村落,前往安宁。又是经过4个小时的车程,到安宁温泉酒店已是晚上9点多了借着月光观察酒店外就是*座又*座连绵不绝的山,原来这是*个山脚下的酒店,由于*天的车程劳累到了酒店后连温泉都没去泡便休息了!
 
          第五天早上出发前往99世界园艺博览会会址世博园现今多数的场馆已经关闭只留下了玉文化博物馆还在开放。在馆内看了些各种各样的玉器!之后离开世博园前往七彩云南。在七彩云南*边品尝地道的云南普洱茶,*边聆听茶马古道的历史,了解了中*茶文化的起源。在横断山脉的高山峡谷,在滇、川、藏“大三角”地带的丛林草莽之中,绵延盘旋着*条神秘的古道,这就是世界上地势*高的文明文化传播古道之*的“茶马古道”。 其中丽江古城的拉市海附近是保存较完好的茶马古道遗址。
茶马古道起源于唐宋时期的“茶马互市”。因康藏属高寒地区,海拔都在三四千米以上,糌粑、奶类、酥油、牛羊肉是藏民的主食。在高寒地区,需要摄入含热量高的脂肪,但没有蔬菜,糌粑又燥热,过多的脂肪在人体内不易分解,而茶叶既能够分解脂肪,又防止燥热,故藏民在长期的生活中,创造了喝酥油茶的高原生活习惯,但藏区不产茶。而在内地,民间役使和军队征战都需要大量的骡马,但供不应求,而藏区和川、滇边地则产良马。于是,具有互补性的茶和马的交易即“茶马互市”便应运而生。这样,藏区和川、滇边地出产的骡马、毛皮、药材等和川滇及内地出产的茶叶、布匹、盐和日用器皿等等,在横断山区的高山深谷间南来北往,流动不息,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日趋繁荣,形成*条延续至今的“茶马古道”。
“茶马古道”是*个有着特定含义的历史概念,它是指唐宋以来至民*时期汉、藏之间以进行茶马交换而形成的*条交通要道。具体说来,茶马古道主要分南、北两条道,即滇藏道和川藏道。滇藏道起自云南西部洱海*带产茶区,经丽江、中甸、德钦、芒康、察雅至昌都,再由昌都通往卫藏地区。川藏道则以今四川雅安*带产茶区为起点,*先进入康定,自康定起,川藏道又分成南、北两条支线:北线是从康定向北,经道孚、炉霍、甘孜、德格、江达、抵达昌都(即今川藏公路的北线),再由昌都通往卫藏地区;南线则是从康定向南,经雅江、理塘、巴塘、芒康、左贡至昌都(即今川藏公路的南线),再由昌都通向卫藏地区。
    需要指出的是,以上所言只是茶马古道的主要干线,也是长期以来人们对茶马古道的*种约定成俗的理解与认识。事实上,除以上主干线外,茶马古道还包括了若干支线,如由雅安通向松潘乃至连通甘南的支线;由川藏道北部支线经原邓柯县(今四川德格县境)通向青海玉树、西宁乃至旁通洮州(临潭)的支线;由昌都向北经类乌齐、丁青通往藏北地区的支线,等等。正因为如此,有的学者认为历史上的“唐蕃古道”(即今青藏线)也应包括在茶马古道范围内。也有的学者认为,虽然甘、青藏区同样是由茶马古道向藏区输茶的重要目的地,茶马古道与"唐蕃古道"确有交叉,但"唐蕃古道"毕竟是另*个特定概念,其内涵与"茶马古道"是有所区别的。而且甘、青藏区历史上并不处于茶马古道的主干线上,它仅是茶叶输藏的目的地之*。茶马古道与唐蕃古道这两个概念的同时存在,足以说明两者在历史上的功能与作用是不相同的。正如世界上的道路大多是相互贯通和连结的,我们并不能因此而混淆它们的功能与作用。当然,有的学者主张茶马古道应包括“唐蕃古道”,主观上是想扩大茶马古道的包融性。这*愿望可以理解,但这样做有*个很大的危险,即任何*个概念若将其外延无限扩大,则其内涵亦会随之丧失。因此,在对待“茶马古道”这*特定历史概念乃至在开发利用茶马古道过程中,采取*种科学的、客观求实的态度是非常重要的。
历史上的茶马古道并不只*条,而是*个庞大的交通网络。它是以川藏道、滇藏道与青藏道(甘青道)三条大道为主线,辅以众多的支线、附线构成的道路系统。地跨川、滇、青、藏,向外延伸至南亚、西亚、中亚和东南亚,远达欧洲。三条大道中,以川藏道开通*早,运输量*大,历史作用较大。本文仅就川藏茶马古道论述,它道则非本文所及。
茶马古道中的滇、藏路线是:西双版纳-普洱-大理-丽江-德钦-察隅-邦达-林芝-拉萨。到达拉萨的茶叶,还经喜马拉雅山口运往印度加尔各达,大量行销欧亚,使得它逐渐成为*条*际大通道。这条*际大通道,在抗日战争中中华民族生死存亡之际,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晚间回到昆明已是8点多了。
以下附上旅游美图:
 


   
  
友情链接:
格林草坪电话:0510-83706162
邮箱:greenlawn007     QQ  2249336741

总部电话:(+86) 510 83707090 
手机:13665187081 13961746897
地址: 无锡市凤宾路100号联东U谷18单元10楼 邮编: 214001
邮箱: macheng8001@163.com 
3M反光材料\硅胶标\裁片凹凸(平面)压花\无缝口袋\激光烧花\3M保温棉\转移印花\高频压花
Copyright © 2008-2023 www.wxmc.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免责声明